”
定策者——项羽沉默。
吕布仍在口若悬河:“须知前秦二世败亡之因, 不外乎为其不愿从谏, 残暴不仁, 致人神共愤, 天下皆反。大王神武绝伦,气吞山河,为千载一遇之英绝才俊,令世间无不拜服,收复天下当如探囊取物,偏要误入歧途,自取灭亡尚不知!”
他深叹口气,恨铁不成钢地看了项羽一眼,铿锵有力道:“若真要眼睁睁看着大王伟业毁于一旦,布宁受那烹刑,也非冒死进言,换得大王三思不可!”
项羽听到此处,终是忍无可忍。
他连奉先缘何暴怒且一无所知,却被劈头盖脸一顿教训。
若非方才那一战叫他很是痛快,哪会甘心咽下深感冤枉的那口气?
项羽一手紧紧握拳,死拧着眉,半晌方生硬道:“奉先欲谏之事,孤一字尚未闻说,何来不肯听取一说?”
这呆头鱼可算上钩了!
吕布心中暗喜,面上仍是大义凛然,微嘲一哂,直白询道:“大王可知那刘耗子初入关时,曾与百姓约法三章之事?”
项羽皱了皱眉,神色阴晴不定:“曾听亚父提起。”
只他不曾放在心上。
却听吕布滔滔不绝道:“那刘耗子为收买人心,不但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,且废除暴秦苛法,约束部将不得侵掠百姓,从而骗得前秦民心,视那大尾巴狼做劳什子仁义之师,牛羊酒食也心甘情愿地奉上。想那刘耗子不过一地痞流氓,且有魄力如此做派,大王为盖世英豪,”说到这,吕布险些卡壳,生硬一顿后,灵机一动换作痛心疾首的口吻,哀叹道:“怎生生让那刘耗子给比了下去!”
项羽听吕布拐弯抹角地夸赞那刘邦,不知为何心里老不痛快,却奇迹般地忍了下来。
他拧紧眉头,好一会儿才解释道:“齐民反复轻义,本就死不足惜。倘若留其性命,难保将为田荣征用,再度叛楚。”
那刘邦生性狡诈,死皮赖脸,为此惺惺作态。
他极瞧不上那为苟全性命,随时即可背叛君上、反复无常的齐民,一心认为只需速战速决平定叛乱,即可早日返楚,何须宽抚这齐民咎由自取来的满地疮痍?
倘若一时宽仁,留下这齐地百姓的性命,他日必然叫那田横征用,卷土重来,如此复叛累他再度征伐,强楚威势可随时轻犯,何来威慑可言!
吕布非但不以为然,还当场反驳道:“大王英明神武,远非那刘耗子比得,行事更当赏罚分明。眼下那齐民惧大王神威,一朝弃暗投明,特意悬示叛贼首级,如此表诚示忠,大王非但不当迁怒,反当顺水推舟地纳降,予以嘉奖才是!”
项羽神色变幻莫测,不置可否。
吕布此时想着一路来时所见,不免忆起当初连那老奸巨猾的曹老贼、因报父仇未果而迁怒徐州父老,屠城后好一阵子都落得举步维艰、被打得满头是包的惨状。
连那心眼子贼多的曹老贼都栽这上头了,这没脑子可动的怪力莽夫杀降民如麻,又能好到哪儿去!
慢着。
那徐州……不正是此时的彭城么?
吕布一怔。
昔日得西楚霸王庇护的彭城子民,数百年后却因曹老贼一场迁怒而惨遭屠戮,求救无门。
吕布一阵唏嘘,兔死狐悲,不免多了几分真情实感:“布率军一路南下,见三齐地广人多,只因那田荣暴虐不仁,失了民心,方如一盘散沙,显一触即破。然若大王屠城弑俘,格杀勿论,反倒绝了齐民偷生之望,知投降必死,必将被迫坚守,奋死一搏。”
项羽静静思忖着,至此微微颔首,示意吕布接着往下说。
吕布眼珠一转,深知一棒子搭一甜糕的道理,不着痕迹地捧了对方一捧:“大王昔日于巨鹿令将士破釜沉舟,背水一战,必是深知人凡至绝境,为求生路注定全力以赴的厉害。我军固然兵强马壮,所向披靡,若齐域遍地皆敌,人人皆兵,为苟全而以命相搏,必也难以攻克。有此后顾之忧,进则有腹背受敌之危,退则为半途而废、悻悻而归之颓,进退两难,就如深陷泥沼,恐将胜负难料。如此反受其害,空损士卒,又岂是大王本意!”
项羽指节轻叩矮桌,静心听着吕布阐述这利害关系,陷入了沉思。
吕布噼里啪啦地编完这堆,已然彻底词穷,见这憨子不知在想什么,不由暗舒口气,乐得歇歇。
他毫不客气地给自己倒了碗汤,哪管汤水冰冷,先咕噜咕噜灌了下去。
项羽耳朵微动,捕捉到灌水的动静,一对招子不动声色地动了动,重又落到吕布身上。
他忽开了口,口吻喜怒难定:“依奉先之见,又当如何?”
吕布忽被抽问,心里暗骂一声号称贤士便是麻烦透顶,却不得不随手抹了把湿漉漉的嘴角,毫不心疼地将水渍往那簇新的寝服上一擦。
项羽看得眉心一跳。
吕布不知项羽在想什么,兀自严肃地回想了阵当年陈公台的唠叨,从那模糊记忆里择了碎片含混拼凑。
有了。
他毕竟颇有几分急智,大略整理出后,便一本正经地半忽悠、半建议道:“依布之见,大王不妨明日派说客招降那齐地郡守,封爵也罢,赏赐也罢,再留一得力楚将做副手,与其共同坚守城池,供作补给。至于那些个降卒,与其养着空废粮食,倒不如择些精壮编入军中,其余放归各家,赶紧种地去……大王便可放
定策者——项羽沉默。
吕布仍在口若悬河:“须知前秦二世败亡之因, 不外乎为其不愿从谏, 残暴不仁, 致人神共愤, 天下皆反。大王神武绝伦,气吞山河,为千载一遇之英绝才俊,令世间无不拜服,收复天下当如探囊取物,偏要误入歧途,自取灭亡尚不知!”
他深叹口气,恨铁不成钢地看了项羽一眼,铿锵有力道:“若真要眼睁睁看着大王伟业毁于一旦,布宁受那烹刑,也非冒死进言,换得大王三思不可!”
项羽听到此处,终是忍无可忍。
他连奉先缘何暴怒且一无所知,却被劈头盖脸一顿教训。
若非方才那一战叫他很是痛快,哪会甘心咽下深感冤枉的那口气?
项羽一手紧紧握拳,死拧着眉,半晌方生硬道:“奉先欲谏之事,孤一字尚未闻说,何来不肯听取一说?”
这呆头鱼可算上钩了!
吕布心中暗喜,面上仍是大义凛然,微嘲一哂,直白询道:“大王可知那刘耗子初入关时,曾与百姓约法三章之事?”
项羽皱了皱眉,神色阴晴不定:“曾听亚父提起。”
只他不曾放在心上。
却听吕布滔滔不绝道:“那刘耗子为收买人心,不但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,且废除暴秦苛法,约束部将不得侵掠百姓,从而骗得前秦民心,视那大尾巴狼做劳什子仁义之师,牛羊酒食也心甘情愿地奉上。想那刘耗子不过一地痞流氓,且有魄力如此做派,大王为盖世英豪,”说到这,吕布险些卡壳,生硬一顿后,灵机一动换作痛心疾首的口吻,哀叹道:“怎生生让那刘耗子给比了下去!”
项羽听吕布拐弯抹角地夸赞那刘邦,不知为何心里老不痛快,却奇迹般地忍了下来。
他拧紧眉头,好一会儿才解释道:“齐民反复轻义,本就死不足惜。倘若留其性命,难保将为田荣征用,再度叛楚。”
那刘邦生性狡诈,死皮赖脸,为此惺惺作态。
他极瞧不上那为苟全性命,随时即可背叛君上、反复无常的齐民,一心认为只需速战速决平定叛乱,即可早日返楚,何须宽抚这齐民咎由自取来的满地疮痍?
倘若一时宽仁,留下这齐地百姓的性命,他日必然叫那田横征用,卷土重来,如此复叛累他再度征伐,强楚威势可随时轻犯,何来威慑可言!
吕布非但不以为然,还当场反驳道:“大王英明神武,远非那刘耗子比得,行事更当赏罚分明。眼下那齐民惧大王神威,一朝弃暗投明,特意悬示叛贼首级,如此表诚示忠,大王非但不当迁怒,反当顺水推舟地纳降,予以嘉奖才是!”
项羽神色变幻莫测,不置可否。
吕布此时想着一路来时所见,不免忆起当初连那老奸巨猾的曹老贼、因报父仇未果而迁怒徐州父老,屠城后好一阵子都落得举步维艰、被打得满头是包的惨状。
连那心眼子贼多的曹老贼都栽这上头了,这没脑子可动的怪力莽夫杀降民如麻,又能好到哪儿去!
慢着。
那徐州……不正是此时的彭城么?
吕布一怔。
昔日得西楚霸王庇护的彭城子民,数百年后却因曹老贼一场迁怒而惨遭屠戮,求救无门。
吕布一阵唏嘘,兔死狐悲,不免多了几分真情实感:“布率军一路南下,见三齐地广人多,只因那田荣暴虐不仁,失了民心,方如一盘散沙,显一触即破。然若大王屠城弑俘,格杀勿论,反倒绝了齐民偷生之望,知投降必死,必将被迫坚守,奋死一搏。”
项羽静静思忖着,至此微微颔首,示意吕布接着往下说。
吕布眼珠一转,深知一棒子搭一甜糕的道理,不着痕迹地捧了对方一捧:“大王昔日于巨鹿令将士破釜沉舟,背水一战,必是深知人凡至绝境,为求生路注定全力以赴的厉害。我军固然兵强马壮,所向披靡,若齐域遍地皆敌,人人皆兵,为苟全而以命相搏,必也难以攻克。有此后顾之忧,进则有腹背受敌之危,退则为半途而废、悻悻而归之颓,进退两难,就如深陷泥沼,恐将胜负难料。如此反受其害,空损士卒,又岂是大王本意!”
项羽指节轻叩矮桌,静心听着吕布阐述这利害关系,陷入了沉思。
吕布噼里啪啦地编完这堆,已然彻底词穷,见这憨子不知在想什么,不由暗舒口气,乐得歇歇。
他毫不客气地给自己倒了碗汤,哪管汤水冰冷,先咕噜咕噜灌了下去。
项羽耳朵微动,捕捉到灌水的动静,一对招子不动声色地动了动,重又落到吕布身上。
他忽开了口,口吻喜怒难定:“依奉先之见,又当如何?”
吕布忽被抽问,心里暗骂一声号称贤士便是麻烦透顶,却不得不随手抹了把湿漉漉的嘴角,毫不心疼地将水渍往那簇新的寝服上一擦。
项羽看得眉心一跳。
吕布不知项羽在想什么,兀自严肃地回想了阵当年陈公台的唠叨,从那模糊记忆里择了碎片含混拼凑。
有了。
他毕竟颇有几分急智,大略整理出后,便一本正经地半忽悠、半建议道:“依布之见,大王不妨明日派说客招降那齐地郡守,封爵也罢,赏赐也罢,再留一得力楚将做副手,与其共同坚守城池,供作补给。至于那些个降卒,与其养着空废粮食,倒不如择些精壮编入军中,其余放归各家,赶紧种地去……大王便可放